讀者薦書 | 甘肅少年兒童出版社《重歸多瓦村》 將他們的生活融入時代的交響
原標題:將他們的生活融入時代的交響
“少年/請由著心里的光/在這時而親近時而遙遠的家園/心懷期冀/奮力成長。”這是甘肅少年兒童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兒童題材長篇小說《重歸多瓦村》一書扉頁上的詩句。書頁正中方方正正地配著一幅彩色圖畫:錯落的房舍、湛藍的夜空、直刺蒼天的枯樹、噴薄而出的炊煙,最亮眼的是點點燈火與遠天繁星相映生輝,如畫龍點睛,使夜色溫馨而美好。
這是初見本書時的感受。我以為那是多瓦村一個安靜、寧謐的夜晚。通讀了全文之后方才知曉,那是多瓦村某年大年三十喧騰而清涼景象的定格,同時也是13歲的主人公完代克復雜內心的一個影射,更是藏族人在當下生活境況全方面、全視角的呈現:各種各樣的燈籠、各種各樣的聲音、各種各樣的歡樂,最終,匯入恢宏、多重的時代交響。
小學生完代克一家三代五口人生活在藏族甘南地區的多瓦村。他的爺爺希望他的爸爸楊天順繼承他的手藝,當個木匠。但完代克的爸爸不甘于窩在小村子里,貸款買了貨車走村串戶地收廢品,希望通過辛勤的勞動使家庭的日子盡快好起來。不過,他改不了嗜酒的毛病,且沒有足夠的定力,終因酒駕被關進了公安局。這樣的日子使完代克內心極其復雜。一方面,他希望他們的小家能夠平安、祥和;另一方面,他自身也經歷著成長的諸多考驗與轉變。從城里來到多瓦村的女孩散丹拉毛成了完代克的同桌,她是投奔她過去相識的唐家奶奶來到多瓦村的,她是殘缺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女孩,是純樸的唐家奶奶給了她溫暖的撫慰。與此同時,散丹拉毛的到來,使完代克對城里生活(或者說外面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渴望,甚至把“一起去城里讀書”作為他的奮斗目標和遠大理想。
但是最后,完代克父母的關系得到了改善,一家人“不見了以前的那種孤獨和冷清”,他也時常見到外地人三三兩兩地來到多瓦村,盛贊多瓦村的清新、美麗,這樣的事情讓完代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開始用自己的目光重新打量家鄉的變化,從而讓他產生了從未有過的自豪感、責任感和歸屬感。最后,散丹拉毛還是回到了城里,完代克則充滿希望地留在了家鄉。
小說的結構并不冗雜,線性的敘述也使閱讀的難度減小許多,這種專心致志的敘述有利于閱讀時的沉浸。小說中并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發生,甚至可以說,長篇小說中常用的“高潮”或“戲劇沖突”也不明顯,就那么悠悠的、淡淡的,自然而然,平易如水,卻有著自身所營造出來的獨特魅力。
小說以一個孩子的視角,看當下村莊的發展,看世事的變遷,反映的卻是時代洪流中藏族同胞不斷進取、完善自身、與時俱進、同頻共振的時代觀、大局觀。小說真實、生動地反映了當下藏族人民的生活境況與思想感情,為山鄉巨變工程的現實版平添了一個可貴的文學范本。
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立體、栩栩如生,特別是主人公完代克的出現,還原了現實條件下大多數讀者并不熟悉和了解的那一群孩子的日常生活,為21世紀少數民族兒童生長與生活圖譜增添了亮麗的一筆。華爾貢爸爸彈唱的民歌有著這樣的歌詞:“有雄鷹一樣高遠的志氣,有雪山一樣堅定的信念,有草原一樣寬闊的胸懷。”這不正是完代克這樣的藏族少年的理想與情懷嘛。
另外,小說的語言松弛、流暢、自如,沒有生澀之感。雖然是藏族作家的漢語作品,但并沒有語言上的隔膜。相反,少數民族語言的融入與運用,反而增加了小說內容的新鮮感和豐富感,使閱讀感受更新奇、更引人入勝。作家王小忠本是詩人,書中自然引用了許多精美的詩句,不僅活躍了閱讀觀感,驅除了閱讀疲勞,字里行間的詩句也使小說的語言輕松、活潑,閃爍著詩性的光芒和氣度。
還有,書中彩色配圖穿插其中,如長途遷徙中忽然閃現眼前的驛站,常常會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停留目光,長久地凝眸:清風明月,高天流云,遍野花草,連綿遠山,潔白的氈包、奔跑的孩子……所有的場景、配色、服飾,一圖一景一色一塊等細節,都為本書內涵的外延、意義的拓展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重歸多瓦村》王小忠 著
甘肅少年兒童出版社
來源 | 解放日報
作者 | 宋曉杰